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
信息发布者:香草
一、教材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的第三篇课文,文章以 “锋利的斧头”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小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这是一篇反映人类不爱护环境而自食恶果的典型教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意在启发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语言浅显、朴实,但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特别是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因此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安排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通全文,学会生字,理解新词,了解故事大意。按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度,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一个小村庄毁灭的原因。
能力目标: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小村庄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遵循阅读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以读为主,采用“质疑导读法”和“自主研讨法”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通过“自学、分析、辩论、品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解读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
一上课,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村庄的画面。然后提问: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在交流中,学生便会达成共识:这是一个美丽、勤劳、幸福的小村庄!接着,我向学生提出要求: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把屏幕上第一自然段的文字美美地读一读。这样,通过视觉、听觉的感受和语言文字的感悟,学生便能真切地感受到小村庄的自然之美。
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和深读课文的兴趣,我又播放出小村庄被毁灭的画面。此时,屏幕上小村庄惨遭毁灭的景象与之前小村庄的美丽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巨大的反差将使学生陷入思考。这一过程的设计,制造了悬念,将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知小村庄毁灭之谜的欲望。这时,我借机板书课题,导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二)自主研读,辩论明理
此时,为了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的疑问(小村庄毁灭之谜),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将“法庭”搬进课堂,让孩子们充当小律师的角色,使他们更加愿意,更加认真地读书。我作了如下设计:首先用导语创设情境,然后让学生阅读一棵小树的起诉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分别充当原告律师和被告律师进行法庭辩护,我担任法官。
审案环节我分两步走:第一步:初次辩护,查探凶手。根据程序,首先由原告律师提请申诉。然后由被告律师进行辩护。在初审中,由于律师们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层,理解上也许会缺乏深度,相比而言,原告律师们手中的证据会显得比较直接、充分。
但为了体现法律真正的公平公正性,此时“法官”不能草率的下结论。为了使此案水落石出,我让双方“律师”细读课文,认真分析推理,然后进入审案的第二个环节:再次辩论,揪出真凶。此次开庭之前,“法官”——我先作出开庭宣告,然后由双方“律师”再次进行辩护,各自拿出自己的有力证据。通过激烈的辩驳与交流,小律师们便能一步一步的加深理解和认识,也会逐渐地弄明白案件的真相。最后,双方的律师们也将会达成共识。
(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当学生弄清了小村庄毁灭的过程后,我利用多媒体再次展现二、三自然段的文字,先让学生自由的朗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三句话,体会“谁”“拎”“一棵一棵”等词的情景意义。然后进行句式的扩展训练,并进行品读。这样的预设,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村民破坏环境行为的想象,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村民们乱砍乱伐所造成的危害,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而第三自然段的导读,我也是先让学生先反复朗读,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弄清所省略的内容。然后,抓住本段的第二句话,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想象,完成填空练习,再让学生强调语气把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样的训练与导读,不但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各式各样”和“应有尽有”这两个词的具体含义,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愚昧无知的村民对森林的破坏是多么的严重和持久!进而也能更具体地理解到小山村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课文的结句含义深刻,必须引导学生弄懂。我利用课件播放小村庄从美丽到破坏,最终导致毁灭的整个过程。此时,我通过激情范读,将学生引入思考。联系前文,他们定能领悟到“什么都没有了”的深层含义,而村民们利用锋利的斧头所酿造的悲剧也一定会让学生深有感触。在读中,他们将会读出自己悲痛、惋惜、遗憾等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借此时机,我又以法官的身份提出要求:请原告律师和被告律师们进行本案的结案陈词,有了理性的认识和深刻的领悟,学生们定会畅所欲言。而我作为法官,此时也对本案作出终审判决,并借机总结全文。这种模拟情境的设置,趣中求效,将会水到渠成的达到明理育心的目的。
进行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时,我先用导语引入,然后在大屏幕上出示原告小树寄来的感谢信。当学生读完信后,我马上提问:读了小树的来信,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想对他说些什么?这一设计,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一些环境状况,激发忧患意识,树立环保观念。在交流和反思中,也使学生学会把理性的认识付之于实践,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最后,课件播放出人们努力为环保做贡献,积极建设和谐美好家园的场景,让学生在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中,升华情感,借鉴于行,这也正是我本节课设计的最终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