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
信息发布者:香草
一、教材分析
《阿长与〈山海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与《背影》、《台阶》、《老王》、《信客》等文章诉说了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这种编排体现了新教材回归生活的编辑思想。
“颂扬人性美”是本单元的主题。《阿长与〈山海经〉》以讲读课的身份出现在单元之首,用意有三:其一是该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理解层面符合八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其二,记叙线索明晰,选材典型性强,写法上欲扬先抑,这为后面文章的学习打下铺垫。其三,文章语言生动、精彩,值得朗读、品味、学习。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就接触了“状物、叙事、写人”的方法;具备了学习记叙文的一定基础。再加上本篇文章写的是鲁迅童年的家庭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因此,无论成绩好坏的学生,只要教师引导、启发得当,他们都有兴趣去阅读探讨。在阅读探讨中,学到写人叙事抒怀的方法,获得能力。
三、教学目标
本文篇幅较长、知识点较多,要讲深讲透是比较困难的。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与教学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1、掌握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学习文章人物描写的方法。
3、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4、深入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建立朴素的阶级意识,热爱劳动人民。
四、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学习实为语言的学习。说白了,学课文就是学习作者的语言形式。轻语言内容,重语言形式是语文教学的规律之一,这种理念正是新课标提出的“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最好诠释,从这个意义出发,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习鲁迅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写法。
课文前半部分在充满贬义色彩的文字后面,许多地方含有同情与怀念,有双重色彩,而且,前一种色彩形诸文字,后一种色彩则隐在叙事之中,所以要注意从文字背后认识阿长,体会写作时鲁迅对阿长的感情。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定为深入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
五、教学方法
新课标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指出,“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的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我准备以讨论式为主要教学方法。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根据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出发,采用“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四段流程”教学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把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培养起来,把他们健康个性发展起来。
六、学法指导
新课标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合格的教师不会把学生当作某种驯服的自然力来驱使,而是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教学中,我还会引导他们领悟和掌握学习的方法,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有以下“四个强调”:
1、强调预习。这样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中,用符号圈点出重点词、句,以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养成圈点批画的良好习惯,培养自学能力,为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努力。
2、强调多读。本文作者是文白转期的文学家,作品精深,较难懂,人言《朝花夕拾》是没有呐喊的心底呐喊,故必须熟读。另外,语感是语文的生命,而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故必须多读。
3、强调积累。丰富语文积淀,包括学法积累和基础知识积累。
4、强调自主设疑,合作学习,勇于探究。
七、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吗?正是这个惊险的故事为“我”儿时的“百草园”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讲给“我”这个故事的人是长妈妈,她对作者的儿时产生过重要影响,以致时隔多年之后,作者仍然写了一篇回忆她的文章,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
本环节设计意图:从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一片段可以看出,幼年鲁迅与长妈妈关系非常密切,这一片段又与本文有着有机的联系,由此导入新课,可以温故而知新。
学习活动一:多媒体展示作者鲁迅与《山海经》简介。
本环节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相关常识,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学习活动二:检测学生预习中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
本环节设计意图:针对学生轻视基础的意识强化了重点词汇的积累。
学习活动三: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物,整体把握文章情节。
问题一:长妈妈名叫什么?
问题二:长妈妈长的什么样子?
问题二: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几件事?重点写什么?
本环节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引导学生了解文章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学习活动四:选取“讲长毛攻城时护城”这一详写情节,师生共同品读探讨阿长的性格特点。
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文中人物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进而激发其课下主动探究其它情节中所体现出的人物性格侧面。
学习活动五: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重点品读“为我买《山海经》”这一情节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问题一:买《山海经》的起因是什么?
问题二: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问题三:当阿长说:“哥儿, 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映?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问题四:“我”为什么因此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问题五:综前所述, 作者详写买 《山海经》的事件, 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同学们, 你们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件事吗?
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并从中体会到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与感激和长妈妈对一个孩子真诚热情的帮助与关爱,从而认识到时隔多年作者仍对长妈妈念念不忘的原因。
学习活动六:课堂写作活动
? 想像阿长如何千辛万苦地买《山海经》的经过。【注意一个细节:阿长连书名也记不清】。
? 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的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些什么?请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展开想像,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与鲁迅对话。
本环节设计意图:结合特定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与写作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板书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空前敬意 憎恶
不耐烦 新的敬意
不大佩服 买《山海经》 怀念
善良、纯朴、热心、关心孩子 |
|